一封来自西北的感谢信 ——三亚棕榈泉公司资助贫困大学生侧记2008-02-20
近日,三亚棕榈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团市委同时收到了一封来自西北民族大学情意浓浓的感谢信,写信的是该校大一学生符福成。信中写道:“尊敬的海南三亚棕榈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三亚团市委,在你们的关怀与爱心的帮助下,我得以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心中充满着喜悦和希望,更是充满着对您们的无限感激……”
今年19岁的符福成出生在天涯镇的一个普通黎族农民家庭,在他读高中时,多病的父亲不幸病逝,丢下他和正在读书的3个兄妹及母亲四人。父亲走后,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然而,家庭的不幸并未击倒这位坚强的黎族学子,凭着勤奋与刻苦,他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去年高考,符福成以理科572分被西北民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录取,可节衣缩食的符福成一家人还是凑不齐大学高昂的学费。
“感谢棕榈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闫琪,他拥有一颗善良、关爱天下贫困学子的心,使我不再感到无助!”符福成至今仍然没有忘记去年9月5日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那天上午,获悉符福成遇到困难的闫琪带着有关工作人员,在团市委负责人的陪同下,驱车到符福成家中,看望他全家并向他送去了5000元的无偿助学款,使他得以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我的祖辈世代是庄稼人,靠的是几亩贫瘠的土田维持生计,由于技术的落后和天旱带给我们艰苦的生活。”远在西北在符福成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他小学毕业时曾经为了让父亲能治好病而自己辍学在家务农一年,但从来未放弃学习的机会。2001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市一中初中民族班。3年后,又迎来了高中上千元的学费,那时父亲已病入膏肓,不得不让他又想到退学的念头。幸运的是团市委及时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他在海口海天学校高中3年的免费学习。符福成表示,他要将这份深深的感激之情化作学习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加倍努力学习,以扎实的本领来报答父母,回报一直以来关心、帮助他的好心人!
“我们坚决响应市委的号召,不能让一个孩子因没钱而上不起大学!”闫琪告诉记者,棕榈泉的公益活动会长久开展下去。去年8月,在我市开展“向贫困宣战助学活动”中,该公司一次性无偿捐款50万元。(本报记者:黄世锋 通讯员 陈晓伟)